基于数据空间构建数据流通平台

当前,公共机构和企业等组织一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数据,另一方面抓住这一趋势制定各自的数据驱动战略。他们以优化业务流程、创建新的数据驱动产品和服务、开发和训练AI模型等为目标,推动数据的产品化,并从中获取收益。然而,数据流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数据交换方之间的信任水平,由于信任问题,数据资源的商业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数据流通平台是一种以数据交换策略为核心、通过技术驱动的解决方案,可用于构建数据生态系统,加速数据流通并释放经济潜力。从数据流通的需求出发,构建数据流通平台的关键要求包括:

1. 能够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高水平的信任;

2. 建立在稳固和可信的数据交换环境基础上;

3. 能够通过实施相关法规框架加强数据生态系统的规范性;

4. 能够保障数据流通交易在各个层面的可追溯性;

5. 能够面对复杂、分布式和异构环境,并提供最佳的数据治理服务。

数据空间提升数据流通平台的信任水平

数据空间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数据的安全可信流通。信任作为数据交换的基石,必须体现在(1)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消费者之间的操作层面;和(2)战略和生态系统层面

数据空间在建立信任的数据流通平台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为参与者提供了所需的工具和自动化流程,能够保障数据在安全合规的环境中进行大规模流通。具体而言,信任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数据来源的信任:对数据来源的信任是数据交换生态系统中的基础要素之一,缺乏对数据来源的信任会影响到数据的有效流通和最终的商业价值释放。因此,建立和维护对数据来源的信任是数据流通平台成功运作的关键之一。例如,应从数据源头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使得参与者相信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和完整的,即数据没有被篡改或缺失重要部分。此外,数据来源的信任还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提供数据的组织商誉、交付能力、保证数据来源的可见性等。

对数据参与者身份的信任: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将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只有经过验证的用户和组织才能访问和使用特定数据。权限管理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数据访问级别,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获取特定数据。

对数据消费者的信任:数据提供者期望数据消费者根据约定的条款和条件使用数据。数据提供者还可以在参与数据交易之前获取有关数据消费者组织概况和身份的详细信息,并通过信任框架评估数据消费者的信用和可靠性,评估内容包括数据消费者的历史记录、信誉评级、合规性记录等。

对数据服务提供商的信任:数据消费者可以通过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进行数据交易,平台可对服务提供方进行资质考核与认证,并集成可信第三方提供数据交换服务,保障数据交换与流通在安全和合规的数据共享环境下进行。

对数据使用的信任: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通过制定和实施清晰明了、详细的法律约束协议,确保数据使用符合现行法规,进而增加对数据消费者的信任,确保数据交换生态系统顺利运作。

数据空间保障数据流通平台安全高效的数据交换环境

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在技术层为参与者提供所需工具和流程的自动化,以实施数据交换策略。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提供以下功能与服务:

1. 简化数据发现流程,提升参与者检索数据的效率,并支持数据质量分析;

2. 以可控可追溯的方式,向其他参与者发送数据;

3. 为规模化、自动化数据交换提供技术支持;

4. 描述清晰的数据使用条件和许可条款;

5. 基于API确保数据在技术层面的交换;

6. 构建数据产品和服务,改进参与者的业务流程。

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还为参与者提供可自定义的流程和工具,提升平台操作的灵活性和运行效率:

1. 通过制定和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提高数据的标准化水平,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和组织之间的兼容性和可读性;

2. 提供管理参与者活动的机制,如参与者的注册、审核、权限访问等;

3. 通过使用算法工具,自动匹配数据供需,并启动通知系统,促成参与者进行数据交换;

4. 审核数据提供者用于描述所提供数据的元信息,全面实施日志记录和审计机制,监控所有的数据访问和操作,及时发现和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

5. 生成用于分析活动、行为和趋势的各项指标和报告,满足法规所要求的互操作性和数据主体权利响应;

6. 具备弹性的设计和部署架构,支持平台的动态扩展和缩减,能够应对负载变化和增长需求;

7. 为参与者提供灵活的平台使用方式,可根据情况选择免费、付费或订阅等方式。

数据空间确保数据流通平台全流程的可追溯

数据的可追溯性是指能够追踪和记录数据在其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操作和变更,包括数据的来源、存储、访问、修改和删除等信息。可追溯性在数据管理和合规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组织了解数据从何而来,如何被处理,以及由谁进行操作。此外,可追溯性代表着系统跟踪数据对象的能力,在发现有关其过去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还可以预估数据未来的状态。数据流通平台需要为参与者们提供可追溯的功能,以保障各成员能够按照所约定与签署的合约享受权利并履行义务。数据的可追溯性不仅是信任的基石,也是保证所有数据业务合作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是数据生态系统的规模不断拓展的重要基础。

基于数据空间的数据流通平台可以提供多种提供可追溯性的工具,例如,协商工具可用于查找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接收者之间的所有互动、协商状态、交换的消息以及联系的日期,跟踪与数据交换相关的所有法律文件和所有的数据交换状态。

综上所述,基于数据空间构建的数据流通平台不仅为数据交换提供了安全和信任的保障,还通过多样化的工具和自动化流程提升了数据流通的效率和可追溯性。这种平台在技术层面上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兼容性和可读性,并通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机制,增强了数据来源、数据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信任。同时,平台内建立的法规框架和合规性管理也进一步确保了数据交换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基于数据空间构建的数据流通平台能够有效地释放数据的商业潜力,将成为数据流通的重要基石,加速数据的产品化、资产化,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来源:数据信任与治理

上一篇:Apache Kafka UI远程代码执行漏洞 (CVE-2024-32030) 安全通告

下一篇:15款热门企业级漏洞管理系统可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