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争打安全牌 盲目跟风难享市场红利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行业中“千机一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厂商为了突出产品的差异化,纷纷转向新的市场,其中就包括安全市场。据了解,酷派近期将推出一款主打信息安全的旗舰智能机。中兴也不甘示弱,不仅推出具备“十防”安全性能的天机,还推出主打政府和企业安全的红机。如今,国产手机崛起势头强劲,而在“定位门”、云泄露、APP窃密已成常态的背景下,主打信息安全市场,不失为一种增加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手机安全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随着众多国内手机厂商的跟进,其中不乏一些厂商为分一杯羹而盲目跟风,部分甚至以“保护信息安全”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部分厂商不仅因这样的行为而无法得到手机安全市场带来的红利,厂商如果不提升手机安全方面的硬实力,消费者或因此而逐渐对主打安全功能的手机失去信心。

  国产手机转攻安全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手机厂商转向信息安全市场。酷派即将推出一款高端旗舰安全智能机,据了解,该手机除了能支持TD-LTE/LTE FDD/CDMA 2000/CDMA 1X/GSM,双卡双待,运行Android 4.4.4操作系统以外,还设立了专门的数据隔离区域,可以对敏感数据进行硬隔离,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保护其中的敏感信息;中兴在安全市场也有新动作,先是推出了具备“十防(防窃听、防泄密等)”安全性能的天机,随后又推出了主打政府、企业安全的红机。

  实际上,主打信息安全的手机早已在市场上出现,最为出名的便是以此为主的黑莓手机。众所周知,黑莓一直以安全著称,在2012年的一个商业安全评估中,综合了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验证等一系列的评测标准之后,黑莓系统获得最高分,苹果的iOS排第二,安卓系统位列最后。黑莓手机能够在安全方面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正是由于其系统在设计时就以安全为中心,以企业应用为目标客户。

  随着酷派、华为、中兴等国产手机大力推出安全手机,分析人士预计加密通信手机市场将超过500万台,手机安全,也将成为它们未来挤占中高端市场新的突破口。未来政府部门在选择手机时会更多地选择国产品牌,这对国产厂商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此外,对用户而言,手机安全也将成为其选择手机时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范围信息安全泄露成主因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4年10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10月份,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407.8万户,总数达12.77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4亿户。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8.35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5.4%,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第一大上网终端,但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据瑞星发布的《中国信息安全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瑞星“云安全”系统共拦截手机新增病毒样本118万余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2倍。数量的增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手机病毒正以更“高级”的形态变种,专家表示,手机病毒逐渐抛弃以往简单的扣费、吸费模式,转而向更加复杂的隐私窃取、远程遥控进化。

  其实,引发全球信息安全危机,让人们真正将保护信息安全意识提到高位,还是此前为人所知的“斯诺登”事件。随后,iCloud泄密好莱坞影星艳照事件和苹果iOS“后门”事件等,更是加重人们对手机信息安全的危机意识。而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三星、苹果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发展的致命软肋,这也让国产手机看到抓住信息安全市场,实现对国际品牌弯道超车的良机。

  除此之外,基于国家安全及网络安全,个别城市已开始要求官员全部改用国产知名品牌智能手机。如《经济参考报》于今年9月30日报道,部分上海公务员开始更换加密手机,这意味着三星、苹果等外国厂商可能因此面临着用户逐渐流失的困境,国产手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国内手机厂商还需增添硬实力

  今年是国产手机逆袭呼声高涨,随着手机安全市场蓝海的显现,势必将吸引更多国内手机厂商加入。而在短期内,加密手机虽然还难以在国内普及,但也给市场留下了很大的发展和想象空间,在国产品牌齐攻加密安全手机的趋势之下,手机市场也将再度迎来新的变局。

  然而,未来随着参与者的增多,一些厂商还未准备好相关的技术要求甚至以安全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不仅会让手机安全市场蓝海逝去,还将因噱头过多而降低国内消费者对本土手机安全性能兴趣。事实上,加密手机在目前的市场上并非主流。这不仅可以从卖场在售的主流品牌和机型中窥见一斑。另一方面,其用户也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行业及人群,如部分涉及机密信息的政府部门、军队,以及一些需防止商业机密泄露的企业高管。

  况且,加密手机并非百分之百安全。著名通讯专家项立刚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使用智能手机,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尽管加密手机有一定的加密功能,但也并非万能。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所长孙燕飚认为,没有操作系统做支撑,安全手机仍是“治标不治本”,依旧解决不了根本性安全问题。而就消费者而言,对安全保护的渴望,远不如对一款时尚炫酷手机如iPhone的渴望。

 

上一篇:智能无惧挑战 山石网科轰动RSA2015

下一篇: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掌控力 推进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