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至今,网络安全威胁发生了巨大变化。安全威胁形态不再仅仅是最初泛滥的病毒木马威胁,针对应用和应用层的攻击已经屡见不鲜。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Web安全问题爆发。而后,社交网站以及移动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普及,带来了诸多新型的安全威胁,例如APT的出现。此时,攻击手段呈现复杂化,多元化,隐蔽度高等特点,而攻击周期也变长。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形态的不断演变,网络安全技术及产品也不断进化与更新。从FW到UTM、NGFW、Sandbox,安全厂商推出各类网络安全产品并持续进化产品性能,应对安全威胁。
面对日益复杂、危机四伏的网络安全现状,Fortinet公司推出了多形态的安全产品:接入防火墙- UTM、边界防火墙- NGFW、核心防火墙- 数据中心、高级威胁防御。
由此可见,Fortinet不是只专注在某一项技术的公司,虽然它创造了UTM概念,缔造了一个市场,但它不是只会做UTM。Fortinet不希望其被业内贴上UTM企业的标签。
而且,Fortinet 也不是一家只关注某一领域的公司,它是一家能够从市场快速吸收需求,迅速改变自己的公司。目前,该公司的产品覆盖了从高到低的所有客户群。从硬件产品看,Fortinet高中低端产品销售贡献正好各占1/3。同时,除硬件销售外,Fortinet全球有40%~45%的收入来自于服务。
如今,下一代防火墙市场炙手可热,不想被“标签化”的Fortinet当然不会忽视这个市场。在近日举办的“Fortinet:与未来同行”媒体沙龙上,Fortinet公司就分享了Fortinet下一代防火墙的进化历程。
进化路线一:丰富、贴近用户需求的特性。作为一个安全厂商,应该时刻关注网络安全威胁动态,并能够准确了解用户需求,做到与用户有效沟通,从而做到及时响应,阻止并排除威胁。然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能够实现多重安全防御的单一设备,需要安全厂商有一定的安全技术积累来支撑。
据了解,如今Fortinet 的威胁研究与响应服务中心FortiGuard,每分钟处理网络入侵达68万条、垃圾邮件6.4万封、恶意文件1.5万个、270万个网页过滤请求等,这还远不是全部。正是由于Fortinet安全团队10多年的技术积累,Fortinet会第一时间响应并推送漏洞的修复,能够第一时间对FortiGate对接沙盒技术,与APT防御体系,并在NSS Labs的违规检测系统测试中收获推荐级的评价。
进化路线二:让安全性能始终领先。提起FortiGate产品的进化,FortiASIC可谓是功不可没。从FortiASIC NP到FortiASIC NP6,从FortiASIC SOC到 FortiASIC SOC2,FortiASIC为FortiGate的安全性能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最新的FortiASIC NP6,其最大革新在于实现IPv4与IPv6双栈线速转发,并且大幅提升网络处理性能,使之吞吐量达到了上一代的2倍。而FortiASIC CP8对所有应用层流量提供加速,不只是应用控制、IPS等等,甚至包括SSL加密流量的深度检测。
与此同时,FortiOS操作系统持续升级也为FortiGate的不断进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最新的FortiOS 5 .2版本可视效果更强,全新设计的FortiView将流量类型细分,再通过页面下钻,进一步挖掘关联信息,策略配置更简单,单一页面实现网络和安全的全部配置。
搭载了FortiASIC NP6以及的FortiOS 5 .2的FortiGate产品性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例如Fortinet 1500D,在真实环境模拟中的NGFW吞吐量可达到10Gbps,并且能够在拥有高性能的同时满足各个场景的多功能需求。
据悉,2014年上半年,Fortinet获得了亚太区网络安全公司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而在前不久,该公司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的账单收入为2.13亿美元,营收为1.93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与25%。如今,Fortinet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平衡和多元化的收入配比,系列产品的市场拓展也非常平均,低端产品占比为26%,中端产品为34%,高端产品占比达到40%。
另外,相比于其他行业领导者,Fortinet不仅财务方面稳步增长,而且2014年Q3结束,公司员工数超过了27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0多人,更是比12年同期增加了超过1000人。
Fortinet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时地与客户沟通,关注安全形势以及安全技术发展的规律,秉着丰富、贴近用户需求的原则,通过向研发部门的反馈,使安全产品实现强劲的安全性能,打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安全解决方案。展望Fortinet的未来,Fortinet中国区销售总经理李宏凯表示,“我们希望把Fortinet的市场定位从单一的硬件厂商转变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包括所有安全解决方案的安全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