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杨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自己参与东风日产发起的“看车主微杂志,转发送积分”活动获得的13943积分突然被清零,厂家则称是系统漏洞,欲赔偿杨先生200积分了事(本报11月5日C04版报道)。
任谁摊上这档子事都会郁闷,何况报道中所述积分可消费,一分抵一元,13943积分就是13943元,可够杨先生在4S店消费好长一阵子的,没成想还没到2017年9月的有效期,所有的积分就这样化为乌有。按照厂家只赔200积分的解决方案,也等于杨先生白白损失了一万多元,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其实利用微信打广告的商业手段现在比比皆是:楼盘促销打广告,转发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品;推广化妆品的品牌知名度,转发多少次就可以得到奖励;各种吃的用的商品如果分享给好友多少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东西。这些对使用微信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靠此领取奖品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像市民杨先生的遭遇却是鲜有耳闻。
杨先生参与的活动是厂家发起的,杨先生所赚取的积分也如约存入了自己的会员卡中,而且还消费了一次,证明积分好使。活动有效,积分能用,那13943积分就是杨先生的私人财物了,换句话说,如何使用的支配权完全在杨先生的手中,前提当然是有效期内,但期限远远没到,杨先生也没有消费,积分就让厂家所称的系统漏洞给私吞了,顾客完全可以说没有责任,买单的理应是厂家才对,与顾客何干?
厂家称是由于系统漏洞导致积分清零,也就是说厂家承认是由于自己单方面的原因导致杨先生等众多车主的积分清零的。那按照逻辑思维应该是修复系统漏洞,恢复杨先生等车主的积分才对,但厂家的解决方案是:只给予被扣积分百分之十的补偿,明显是不合理的解决方案。自己内部系统漏洞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凭什么让顾客分担,岂能让顾客买单,这种行为置厂家的信誉于何地?难道厂家的信誉只值13943元?
而厂家甩出的杨先生违反活动规则的理由也显然不成立,怪也只能怪自身在活动细节上考虑不周,至少应该在兑换积分时解决,而非积分到账后说事。说来说去厂家不是把责任推到系统漏洞上,就是消费者身上,完全看不到厂家的自我检讨,在处理善后事宜上也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使顾客心寒不说,更有损声誉。
厂家失误在先,解决方案不妥在后,这岂是一个有责任商家的作为?既成事实,我认为厂家要做的是从中反思自身的不足,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换取顾客的谅解,以挽回自己的名誉损失,至于具体的解决方案,肯定不是只赔偿百分之十,我觉得在恢复原有积分的基础上再加赔百分之十还差不多。